February 2009 - good-son

Saturday, February 28, 2009

我朝你的方向走去 你抬起頭望著我 有零點零五妙的時間在我們交會的眼神之中 我覺得你有什麼話想要告訴我 但我想那可能只是像我朋友一樣 只要有女生對著他撥頭髮就是在放電一樣可笑的一廂情願 我坐下來了 沒有多想 車來了 我也沒注意你在哪裡 只是想著我的位置在哪裡 上車了找到我的位置 再次的眼神交會也是零點零五秒吧 我想我們想的事情是一樣的 怎麼會是你 坐在你的旁邊 我想我們來講個話吧 你剛剛不是其實是想和我說話的 或許我們其實可以很聊的來 或許我們發現彼此生活環境與背景或是思想價值觀都很接近 因此我們可能會交換彼此的聯絡方式 成為好朋友 關心彼此的生活與未來的日子 變成一段堅固且恆常的友誼 不是常常聽過這種際遇巧合的故事 剛好這是個機會可以把這個機遇邂逅的動人小品昇華至彷彿神話一般的層次 猛然回神 看看手機的時間 動也沒動 連一分鐘都沒過 看著窗子你的鏡像反射 你早已閉目養神去了 而我也在這短短的時空裡面 去過了一段好遠又砰然的旅程 我笑了出來 這是一個多麼有趣的早晨啊


後記 小時候看過莊子裡的一篇內容 關於想像的可能性 所謂一沙一世界 我欣然同意 長大後 卻也漸漸明白 再怎麼想像都不會比實際碰觸來的深刻 但困擾我的是 實際感受過後的東西在腦裡所餘下的遺留 與腦子裡想像組織出來的構成 最後這兩者在腦子的成分到底差別在哪裡
--------- Read the full text ---------

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寶島又一村

對於這齣戲的思緒似乎還是餘音繞樑好多東西放在腦子裡繞啊繞的 讓我實在是不能不再寫一篇關於她的東西 但其實又都是些破碎零散的東西 我覺得我很幸運 可以做一個搭上這個大時代末班車的乘客 對於一個從小就渴望不一樣的我來說 這是個天賦的禮物 我作為我父母親的孩子就註定了我必須要活在這樣的一個大時代的餘蔭之下 這樣的成長環境 讓我對我的成長的土地有著一次次的洗鍊與認同的掙扎 我的身分也讓我在某個時期背上了所謂的原罪 對於自己的定位與認同 也經歷過許多歷程 有過掙扎 埋怨 憎恨 也有了釋懷 接受 欣慰 等等情緒這麼多年來 我選擇了接受自己在心理面給自己的起源放個神位安置它 直到這齣戲 才又翻箱倒櫃的把它拿出來重新檢視與碰觸它 我一直再想那個晚上可能是許多外省人一個集體療傷的儀式過程 很多東西其實沒那麼感動 是我們把自己給放進去的太多而產生的共鳴 我這樣說不見得是對的 我相信沒有同樣經歷的人也一樣被感動 但我覺得內心彭湃的程度是很不一樣的 就想我記的小時後我奶奶在看個連續劇裡面演到兄弟相認的劇碼 說真的我覺得不怎樣 但我奶奶看的很感動 我想就是這個情景吧 我覺得這種情緒的釋放其實是很需要的 畢竟外省人在台灣這幾年是幾近噤聲的 很久以前看陳文茜的節目裡面唱了首歌 內容是說東北那裡風光明媚 使人思鄉 她說這十幾年來沒人敢唱這歌 因為會被人說不愛台灣 我覺得好酸好哀傷 沒有人會不愛自己活了幾十年的土地 尤其是很清楚的知道已經無路可去的外省朋友們 這種原罪太沉重也太傷人 看到那空間裡好多外省太太老先生個個偷偷拭淚 我想我的爸媽在場也會吧 只是從小就苦過來的他們 練就一身處理辛苦與困難以及不愉快的好本事 盡快的遺忘與拋下 所以我爸媽對這齣戲是沒有太大的感覺 我覺得好可惜 我在想是不是從小就被要求要堅強要強悍的他們 早就忘記很多對於自身需求的關注 我不知道 但我卻希望他們也可以來感受這些曾經屬於他們的記憶 但我想他們也就不過是眷村的第二代而已 對於那些東西的不留戀 就好像要處心積慮要從那村子逃出來的大毛是一樣的吧

後記 昨天問媽說 小時後家裡不是圍牆是竹籬芭是嗎 她說是啊 是後來家裡有錢了才慢慢砌起來的 原來我真是竹籬芭環境下的孩子 我是真真正正的眷村孩子
--------- Read the full text ---------

Tuesday, February 24, 2009

寶島一村

看了寶島一村 那個讓大家口耳相傳讚不絕口的舞台劇 很久之前我就知道了 也想著要去看

很不幸的我離職了 沒有收入的不確定感讓我不敢去看這部其實是屬於布爾喬亞階級才能做的活動 例如:窺私 回憶 療傷等等的 但總算一圓心理想的 小時候到了長大之後 常聽一個相聲段子裡面很搞笑的說 它的父親愛看四郎探母的京戲 看了好多遍 看到後來常常門票一撕就開始哭了 我覺得好好笑 在舞台劇剛開始的時候 不知道從哪裡襲捲而來的熟悉感與哀傷 不到三分鐘的開場我就已經開始眼框泛淚 我其實很壓抑自己的情感 我不想讓人覺得我刻意的強化與放大我對這些過往的感受 說真的我是眷村第三代 那些屬於我爺奶 我爸媽的故事 我多數只是聽其口述也不是真的和他們一起經歷過 可是當那些畫面在我眼前的時候 我的情緒感受就好像我可以和他們站在相同的時空點上去共同經歷他們的生活 那些大家笑成一團的笑點 有多少是當時現實下的不得已與配合 它真的好笑 但對我來說 我又感覺的到淡淡的哀傷 我常說 可以坐誰要站 大概就是這意思吧 三小時的戲 真的無法細數那些感動人與娛樂人的地方 我很慶幸自己也曾在這樣的空間環境與思想氛圍裡長大 雖然時間不長 就像戲裡面說的 留在裡面的人都沒有出息 眷村二代三代的接二連三的離開也是眷村逐漸凋零的最大原因吧 三個小時的空間裡面 好多人都在進行著各自的中心活動 有人想要知道眷村是啥 有人想要回憶(例如我) 有人想要療傷 也有人只是單純的趕時髦吧 看著戲 感動也有 反省也有 唏噓也有 我想很多人都一樣 我們都是在別人的寶島一村裡 流著屬於自己的寶島一村的眼淚 (我的村子叫貿易九村現在已是一片廢墟)


後記 眷村這個名詞與話題因為這十幾年來的政治策略變成黯淡不少 有多少年我在填籍貫的時候填的不是小時候我的父母親告訴我的地方 我不覺得自己很特別 只是覺得我不想不承認自己的血源 我很開心有這些人給我力量讓我可以很開心地去承認自己的身分
--------- Read the full text ---------